青春孕育無限希望,青年創造美好明天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,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,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遼闊,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。
青年勇擔當,奮進正當時。當代青年在各行各業中嶄露頭角,但在部分青年身上也存在不思進取,貪圖安逸,虛榮脆弱,耽于空想,怠于實踐等狀況。與此同時,社會環境里也存在著青年社會參與渠道不夠通暢、社會階層流動趨緩等問題,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青年亞文化消解奮斗精神。青年人喜歡標新立異、彰顯個性,但由于受經濟條件、社會地位的制約,部分青年喜歡用與主流文化若即若離的方式表達自我,用青年亞文化彰顯自我。青年亞文化中越來越頻繁出現一些“佛系文化”“躺平”“喪文化”“娛樂至上”等,這其中有自嘲戲謔的成分,也要警惕其帶來的負面影響。戲謔英雄,消解奮斗精神,崇尚得過且過、及時行樂。別人在打拼,他們在打盹;或是變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,價值觀扭曲,導致“啃老族”“躺平族”等不斷出現。這些,都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賦能。
網絡化生存削弱現實奮斗。當代青年大多是互聯網的原住民,他們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。網絡于青年而言不僅是一種工具,也成為了一種生存狀態、生活方式。通過網絡滿足各種生存需要,通過網絡進行人際交流互動,可以分享生活點滴、塑造個人形象、進行角色展演。豐富的網絡空間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現實空間,而快捷、低成本的交流方式,容易造成青年群體產生網絡社交依賴。他們將大量時間用于網絡,有的甚至沉迷網絡。部分青年沉迷網絡、醉心網絡游戲等,造成了現實社交恐懼,導致精神萎靡不振,用虛擬網絡麻醉自己、逃避競爭,削弱影響了現實奮斗。
在奮斗的年紀,不要選擇安逸。因為隨著年紀增長,面臨的是父母的老去,以及兒女的各種開銷,到了最后都需要依靠自己。在年輕的時候,選擇了“平淡”,就會失去奮斗的最佳時期。一旦過了奮斗的最佳年齡,還沒有一定的能力和層次,就很容易認命。到了一定的年齡再去奮斗,所付出的艱辛要比年輕時多上十倍。
不奮斗,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?不奮斗,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?不奮斗,世界那么大,你靠什么去看看?
原地徘徊一千步,也抵不上邁出的第一步。心中想過無數次,也不如真正行動一次。這個世界上不缺少守成者和空想家,缺的是開拓的勇氣和實干的精神。不要為內心的猶疑和怯懦所束縛,行動起來,你終將成就最好的自己!